2016年8月12日在横峰县新簧学校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教育做出了重要陈述🙇🏿♀️,突出强调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的工作要求。近年来,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经提出了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而这次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发声🌼,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既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符合未来教育发展之势🗞,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引擎又增添了新的动力🧙♀️。
现就面向2030年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办好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谈几点体会。
首先👨🏿🎓,公平优质教育是个全口径的概念,不仅针对基础教育,更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要求。面对全国范围内各级各类教育的复杂形态,要做到公平优质,对教育的顶层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统筹全国,又要兼顾区域差异🎩、各类教育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要兼顾与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关联🥑。比如🥍,怎样处理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客观上我国中部一些省份的一些教育指标开始落后西部的现实;怎样处理好一些既是高考大省又是高教弱省的省份的基教改革和高教布局等等。
第二🧹,办好公平优质教育需要更高水平的宏观决策。顶层设计要洞察变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升教育的宏观决策水平🧝♂️,就要加强教育行业数据的管理与广泛和深度应用🫅🏻,要继续推进“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化优势🩲,提升决策的时效性与科学性🟨。如通过对各省教育数据的伴随式收集,深入分析高考与高教适配状况🦸🏼♀️,精准识别不同省域🥐、地域、县域乃至学校的问题🧑⚕️,从宏观角度进行教育资源调控,促进教育公平。
第三,努力搭上“互联网+”的快车,用信息化做好教育精准扶贫⚒。教育扶贫既是任务,也是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重要手段,而信息化支持教育扶贫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欠发达地区用信息化支撑教育精准扶贫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国家和省级教育管理平台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留守学生等的生存状况进行精准跟踪与干预,用信息技术避免“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现象💪🏿;二是利用好国家、省域的教育基础数据,和优秀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给贫困区域的学校提供“低门槛、低成本、高成效”的教育教学平台👩🏻🌾,在帮助贫困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分析其学习数据🈂️,进行精准干预,提升其学习能力,让贫困学生的学业不受或尽量少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从互联网大国向互联网强国发展的快车道,教育应该搭上这趟“顺风车”,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最后👩🏻🌾,强调一下两个相互关联的重点,即师资和投入𓀄:既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资金、资源的投入,又要让已有的师资、资金🚵🏿♀️、资源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要优先增加中西部的生均经费👩🌾⚇。要给予基层更大的资源分配自主权🧑🏿🦳,使教师收入进一步增加;同时👭🏻,出台具体政策,比如城乡流转轮岗、定向培养等,以政策机制为抓手吸引优秀师资💃,优化投入配置,使得同等条件下艰苦地区的教师收入能够明显超过一般教师的收入🤸,且在职业发展中享受优惠政策🍧🥸。
面向2030💇🏿🤦🏼♀️,在 “十三五”良好开局的形势下,在十九大召开在即的重要时刻,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公平优质,以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现代化⛹🏽♀️,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作者|任友群(本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教授,挂职上饶市委常委、副市长)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