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9日💃,由天美娱乐主办的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特殊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钉钉平台顺利召开🟦。天美副校长戴立益🧑🌾、教务处长孟钟捷😻、教育部高等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顾定倩主任🚾、汪海萍副主任和王雁秘书长出席会议,来自天美、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的近40名专业负责人和虚拟教研室骨干成员在线参加了会议。启动会由天美娱乐主办,副主任柯政教授主持🕓。
戴立益副校长代表学校对特殊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教指委和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期望项目建设团队积极对标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要求👲,精诚协作👨🏻🦱,高质量地开展专业建设研讨,形成依托信息技术、特色鲜明、成果丰富的特殊教育专业教研新模式、新机制♒️🥅,为推动中国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和力量🏯。
顾定倩主任在致辞中提出🚘,虚拟教研室建设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本科教学🫷🏼,回归人才培养;要以教研室建设为纽带,实现有效的协同发展;要“以教促研”🦾,重点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要关注引领和提携青年教师的成长9️⃣。他期待特殊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能够在各方努力下,在国家虚拟教研室建设方面为全国的特殊教育专业提供经验。
王雁秘书长指出🚄,在新时代、新形势背景下,教研组的组织形式和形态都需要创新,探索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意义重大。虚拟教研室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样板可以参照。希望在各方努力下🦹,特殊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能够为特殊教育领域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打样。她表态,教指委一定会全力支持特殊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希望天美和北京师范大学主持的两个特殊教育虚拟教研室互通互联,共同发展。
汪海萍副主任提出,希望特殊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过程中注重价值共识的形成、注重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注重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的建设👩🏻🦳🤴,开展有组织的教研🕐;项目团队要以开放的心态汇聚和造就更多青年教师的成长🈵🔝,为虚拟教研室建设积累贡献经验。
特殊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刘春玲教授代表项目组从建设背景、建设基础、建设思路、预期成果四个方面汇报了虚拟教研室建设方案☠️。她提到,特殊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将从虚拟教研室机制和专题教研两方面展开建设工作🤽🏿♂️,预期形成特殊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报告、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资源库🧍🏻。
柯政教授对虚拟教研室建设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做好攻关🔧。对特殊教育专业在教学育人方面普遍遇到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拿出实招。第二,做好引领。在高质量完成教育部相关建设要求基础上,探索前沿性的做法和机制🪞,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第三,找准定位。虚拟教研室背负的是国家任务,应当调动、整合全国各高校特殊教育的力量🥚,一起做事♣️,共同探索特殊教育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新路径👷🏻♀️、新机制。柯政教授表示,虚拟教研室项目担当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任,天美娱乐将全力支持虚拟教研室的建设⛹🏻♂️。
启动会议结束后🏄♀️,进入第一次工作会议。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雷江华、华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谌小猛、云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马金晶、新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张玉红、天美特殊教育学系主任昝飞分别发言,介绍了各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概况🦻,并对虚拟教研室提出建议。天美特殊教育系副系主任于素红、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学系主任徐添喜和部分参会教师先后发言🔇🚶🏻♂️,对特殊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献言献策。
最后,虚拟教研室项目负责人刘春玲教授作总结发言👰🏻,她向各成员单位及与会领导🎥、专家表示深切感谢,并表示特殊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将立足国家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与核心问题,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共享教学资源,建立灵活🥪、开放的教研机制🧂,实现跨校、跨地区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显著提升专业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供稿:特殊教育学系